上一页|1|2|3|4|上一页
/4页

主题:看《中国筑坝人》,解读宜昌老葛洲坝人专属的历史印记

发表于2013-07-10

 《中国筑坝人》是一本以葛洲坝退休老人及其家属的生活现状为主题的纪实摄影集,作者朱鸿历时1年多的时间,深入即将拆迁的平湖半岛和西坝岛棚户区,拍摄了老一辈葛洲坝人的生活和肖像。用作者的话说,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所拍到的东西,自有其非凡的价值。从一开始被敌视的困难重重,到最后的受欢迎和友好,朱鸿老师带着一份水电人特有的责任感,融入葛洲坝老人的生活,用影像纪实将他们留在人们的记忆中。


  朱鸿老师于我,亦师亦友,有幸获赠《中国筑坝人》一本,拜读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正如这本书,有人看到的是肖像,有人看到的是一种生活状况,作者用的是纪实手法的拍摄和记录,并没有掺杂过多的个人情感色彩,而我却分明看到了第一坝的光芒背后隐藏的辛酸和无奈。



  人生能有几个几十年?上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的他们是中国第一批水电工程建设者,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将汗水和青春挥洒在被称为“外营点”的工地上,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双手和肩膀缔造一个个奇迹,他们是建造万里长江第一坝毋庸置疑的功臣,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因自己是中国筑坝人而感到骄傲。而现在,当他们渐渐老去的时候,是否有人去关心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?


  







  以上是《中国筑坝人》中的部分照片,他们居住的棚户区基本上由低矮的砖房组成,生活条件相当简陋,俨然一个城中村,他们也向往改善居住环境,过上现代化的城市生活,但是每个月1千多元的退休工资,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已经不错了。如今,他们居住的棚户区也即将面临改建和搬迁,买不起高楼大厦的他们,不知又将何去何从!!


  正如一位著名评论家所说,看完《中国筑坝人》这本书,最大的感受是千万不要做中国筑坝人,年轻的时候他们以坝为家,常年与家人分别,将青春挥洒在大山江河中,年老的时候他们回到家乡,想享受安稳人生,却发现物是人非,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,他们却停留在原地,变成了在城市发展中被遗忘的人群。

发表于2013-07-10

好心酸啊,有一种老无所依的感觉

发表于2013-07-10

这就是葛洲坝的现状,当领导的公款吃喝,退休员工福利无保障

发表于2013-07-10

去年不是葛洲坝老人把330堵起抗议了吗,确实应该给他们增加收入啊,辛苦一辈子了的

发表于2013-07-10

照片上看他们住得好简陋啊!

发表于2013-07-10

被遗忘的人群 好悲凉

发表于2013-07-10

我父母也曾是葛洲坝职工,记得小的时候一直是爷爷奶奶带我,一年也见不到他们几次,在这种单位上班真的不好,一辈子与家人分离,住集体宿舍,说赚的多吧也就够个温饱 饿不死也撑不到,老了之后还发现自己跟社会脱节了...

发表于2013-07-10

辉煌是属于别人的,落寞是自己的

发表于2013-07-10

宜昌有很多这样的老人,时光掩埋了他们曾经的意气风华,渐渐与城市生活脱节

发表于2013-07-10

珍爱生命 远离葛洲坝

上一页|1|2|3|4|上一页
/4页